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小青龙汤的衍生方及合方辨治思路与方法

浏览: 发布时间:2019-08-12 08:44:23

【应用导读】

1.小青龙汤是辨治肺寒证的重要代表方,也是辨治溢饮寒证、太阳伤寒证与肺寒证相兼等的重要治病方,由麻黄去节、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9g),干姜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桂枝去皮、三两(9g),五味子半升(12g),半夏洗、半升(12g)所组成。

2.辨治常见病证有肺咽部症状如咳而微喘,咳逆倚息不得卧,咽噎;中焦症状如吐涎沫,干呕;腹部症状如少腹满,小便不利,或下利;全身症状如溢饮,发热不渴,或渴。

3.《伤寒杂病论》中有关小青龙汤的辨治论述如下。

①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③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第十二23)④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第十二35)⑤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第二十二7)4.辨治慢性气管、支气管以及肺部疾病的症状表现符合寒饮郁肺证,治当首先考虑选用小青龙汤,结合临床实际虽有诸多病人同是寒饮郁肺,但其病变并不局限于寒饮郁肺,所以辨治寒饮郁肺证必须全面考虑,统筹兼顾。

【方药衍生】

1.衍生桂苓五味甘草汤辨治寒饮郁肺气上冲肺寒证或寒饮郁肺证因用小青龙汤未能恰到好处而引起病以气上冲为主,即“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第十二36)在通常情况下用小青龙汤后寒去饮化,咳止喘平,病为向愈;也有用小青龙汤后部分症状消除,又有部分症状加重如气从小腹上冲胸咽,面部发热如饮酒状等,权衡其病变证机仍是寒饮郁肺,对此既要治寒饮郁肺,又要治气上冲和面翕热如醉状,若再用小青龙汤尚有其局限性,就必须改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即小青龙汤去麻黄、细辛、干姜、半夏、芍药加茯苓而成,如桂枝去皮、四两(12g),茯苓四两(12g),甘草炙、三两(9g),五味子半升(12g)。张仲景设“青龙汤下已”的目的是论述病变证机及病证表现虽符合肺寒证或寒饮郁肺证,但因用方未能全面权衡病情的复杂性,其治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反而还会引起病证发生变化,亦即用药未能切中病变证机也是引起疾病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则,辨识“面翕热如醉状”的病变证机是寒饮郁结,阳气不得入且怫郁于上,症状表现虽是“翕热”,但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寒郁,治当从寒以温化。

2.衍生苓甘五味姜辛汤辨治寒饮郁肺胸满寒饮郁肺胸满是因用桂苓五味甘草汤或小青龙汤未能恰到好处而引起病以胸满为主,即“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第十二37)用桂苓五味甘草汤辨治寒饮郁肺气上冲,药后气从小腹上冲胸咽症状消除,可又有寒饮郁肺之胸满,对此设方既要治寒饮郁肺又要治胸满,若再用小青龙汤或桂苓五味甘草汤则不是最佳选择,就必须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即小青龙汤去麻黄、桂枝、半夏、芍药加茯苓而成,如茯苓四两(12g),甘草三两(9g),干姜三两(9g),细辛三两(9g),五味子半升(12g)。张仲景设“冲气即低”的目的是论述病变证机及病证表现符合用桂苓五味甘草汤,但因用方未能全面权衡病情,所以用药未能切中病变证机也是引起疾病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则,辨识“更咳,胸满”的病变证机是寒饮郁结,肺气上逆,治当散寒敛肺。3.衍生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辨治寒饮郁肺呕冒寒饮郁肺呕冒是因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或小青龙汤未能恰到好处而引起病以呕冒为主,即“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第十二38)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药后咳嗽、胸满等症状消除,可寒饮郁肺之浊气上冲又复发,更有呕吐及头晕目眩或头晕等症状,对此既要治寒饮郁肺,又要治呕冒,若再用小青龙汤或苓甘五味姜辛汤则不是最佳选择,就必须改用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即小青龙汤去麻黄、桂枝、芍药加茯苓而成,如茯苓四两(12g),甘草二两(6g),细辛二两(6g),干姜二两(6g),五味子半升(12g),半夏半升(12g)。张仲景设“法当冒,冒者必呕”的目的是论述病变证机及病证表现符合苓甘五味姜辛汤,但因用方未能全面权衡病情,用药不当也是引起病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则,辨识“渴”“呕”的病变证机是寒饮郁结,气化不利,症状表现虽有“渴”,但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寒郁不化,治当从寒化饮。又,“支饮”之“饮”者,水也;“去其水”之“水”者,饮也;前言“饮”,后言“水”,重点强调病变证机是水饮肆虐。

4.衍生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辨治寒饮郁肺水肿寒饮郁肺水肿是因用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或小青龙汤未能恰到好处而引起病以水肿为主,即“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第十二39)用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药后呕冒等症状消除,可又有身体水肿,对此既要治寒饮郁肺,又要治水肿,若再用小青龙汤或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则不是最佳选择,就必须改用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即小青龙汤去麻黄、桂枝、芍药加茯苓、杏仁而成,如茯苓四两(12g),甘草三两(9g),细辛三两(9g),干姜三两(9g),五味子半升(12g),半夏半升(12g),杏仁去皮尖、半升(12g)。张仲景设“形肿”的目的是论述病变证机及病证表现符合用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但因用方未能全面权衡病情,用药不当也是引起疾病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则,辨识“呕止”“形肿”的病变证机是寒饮肆虐浸淫,症状表现虽有“形肿”,但病变及症状表现是肺气不降,治当从寒温肺降肺。张仲景对此既设血虚慎用麻黄,又论杏仁既可降肺又可消肿。

5.衍生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辨治寒饮郁肺面热寒饮郁肺面热是因用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或小青龙汤未能恰到好处而引起病以面热为主,即“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第十二40)用小青龙汤或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药后水肿症状消除,可又有面热如醉,对此既要治寒饮郁肺,又要治面热,若再用小青龙汤或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则不是最佳选择,就必须改用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即小青龙汤去麻黄、桂枝、芍药加茯苓、杏仁、大黄而成,如茯苓四两(12g),甘草三两(9g),细辛三两(9g),干姜三两(9g),五味子半升(12g),半夏半升(12g),杏仁去皮尖、半升(12g),大黄三两(9g)。张仲景设“面热如醉”的目的是论述病变证机及病证表现符合用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但用方未能权衡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寒饮夹热,所以药后病证不除。再则,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证之“面热如醉”的病变证机是郁热上冲,病以舌质红,苔薄黄为主;桂苓五味甘草汤方证之“面翕热如醉状”的病变证机是寒遏阳郁,病以舌质淡,苔薄白为主。

6.衍生小青龙加石膏汤辨治寒饮郁肺夹热烦躁“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第七14)小青龙汤虽是辨治寒饮郁肺证的最佳用方,但对寒饮郁肺夹热烦躁者似有其局限性,为了完善小青龙汤辨治寒饮夹热证,就必须于小青龙汤中加石膏即小青龙加石膏汤,如麻黄去节、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9g),干姜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桂枝去皮、三两(9g),五味子半升(12g),半夏洗、半升(12g)、石膏二两(6g)。张仲景设“烦躁而喘”的目的是阐述用小青龙汤辨治寒饮郁肺证,必须因病变证机的复杂性而调整方药,以使方药更好地切中病变证机。

7.衍生射干麻黄汤辨治寒饮郁肺结喉哮喘“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第七6)小青龙汤虽是辨治寒饮郁肺证的重要代表方,可仅用小青龙汤辨治寒饮郁肺以喉中水鸡声为主尚有局限性,为了强化小青龙汤治疗寒饮郁肺结喉的针对性与切机性,就必须改用射干麻黄汤,即小青龙汤去桂枝、芍药、甘草改干姜为生姜加射干、紫菀、款冬花、大枣而成,即射干十三枚(9g),麻黄四两(12g),生姜四两(12g),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9g),五味子半升(12g),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12g)。“喉中有水鸡声”的病变证机是寒饮郁结在肺在喉,所以方中配伍射干、半夏利咽降逆。辨清小青龙汤作为代表方而衍生为射干麻黄汤之间的方证关系寒饮郁肺以喉中水鸡声为主,研究射干麻黄汤方证关系的重点是喉中水鸡声,需分析射干麻黄汤中射干、麻黄、半夏与生姜、紫菀、款冬花与之间的宣利咽喉与温化肺饮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

8.衍生厚朴麻黄汤辨治寒饮郁肺咳而胸闷“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第七8)小青龙汤虽是辨治寒饮郁肺证的重要代表方,可仅用小青龙汤辨治寒饮郁肺夹热以胸闷为主尚有局限性,为了强化小青龙汤治疗寒饮郁肺夹热的针对性与切机性,就必须改用厚朴麻黄汤,即小青龙汤去桂枝、芍药、甘草加厚朴、杏仁、小麦而成,如厚朴五两(15g),麻黄四两(12g),石膏如鸡子大(48g),杏仁半升(12g),半夏半升(12g),干姜二两(6g),细辛二两(6g),小麦一升(24g),五味子半升(12g)。胸闷的病变证机是寒饮郁结,气机不利,所以方中配伍厚朴、杏仁行气降逆。辨清小青龙汤作为代表方而衍生为厚朴麻黄汤之间的方证关系寒饮郁肺以胸闷为主,研究厚朴麻黄汤方证关系的重点胸闷,分析厚朴麻黄汤中厚朴、杏仁与麻黄、石膏之间的行气降逆与清宣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再则,小青龙加石膏汤与厚朴麻黄汤均可辨治寒饮夹热,小青龙加石膏汤用石膏二两(6g),厚朴麻黄汤用石膏如鸡子大(约48g),厚朴麻黄汤清热作用大于小青龙加石膏汤。

总之,运用小青龙汤因证治衍生方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有,①辨治寒饮郁肺证必须在变化中衍生方,墨守成规是引起病证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②机体因用药而引起正邪力量对比变化,亦即正气与药物之间的变化,正气与病邪之间的变化,药物与病邪之间的变化,也是引起病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③运用小青龙汤仅重视病变的主要方面,而忽视次要方面,也是引起疾病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④运用小青龙汤衍生方并不局限于此,只有因证治而衍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无穷的病证,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小青龙汤加减治面部痤疮

中草药2021-06-18
小青龙汤加减治面部痤疮医案、配方

小青龙汤加减治花粉症医

中草药2021-06-18
小青龙汤加减治花粉症医案、配方

小青龙汤加减治荨麻疹医

中草药2021-06-18
小青龙汤加减治荨麻疹医案、配方

小青龙汤加减治迎风流泪

中草药2021-06-18
小青龙汤加减治迎风流泪医案、配方

小青龙汤加减治春季卡他

中草药2021-06-18
小青龙汤加减治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医案、配方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