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风引汤:除热瘫痫,[原注]:“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瘓疯,日数十发。”
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牡蛎二两,桂枝三两,甘革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各四两,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苇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经方方论】风引汤所治瘫痫,为风所动,故起名风引汤。这种风动不一定是肝风,而是里热壅盛不得泄越,同样可以引起热痫。从所用方药看,大都清泄胃火,攻下里实,方中石膏、寒水石、滑石、大黄之类是也。紫石英、赤石脂、龙骨、牡蛎,镇静潜阳,以除惊痫。桂枝、干姜、甘草,温经通阳,以缓寒凉之性,恐伤胃腑。其中无直接人肝之药,更无平肝、凉肝、清肝、镇肝之品,是其不及也。
(三)头风摩散证方证
治头风发作性之头眩、头痛之类疾患。
【方药组成】大附子1枚(炮),盐等分。
【服法与禁忌】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疾上,令药力行。
【经方方论】头风病,因风寒袭络所致,“巅顶之上,唯风可到”,位高招风,故用外治法,涂擦头部,直去头风。方中附子味辛大热,温经走窜,通达经脉以祛风寒,盐咸味辛,胜血人血,祛皮肤风毒,共奏散风止疼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