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金匮要略甘姜苓术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浏览: 发布时间:2019-08-05 10:23:07

甘草二两,白术二两,茯苓四两,干姜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方解:甘草、干姜温中散寒,并治小便自利。苓、术利水逐湿,诸药协力,故治肾着腰以下冷痛、腰重、小便利或有浮肿者。临床用于治遗尿、尿床效颇佳。

17.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解析:浮以候之见坚脉,按之则乱如转丸及下入尺中都乱动者,此是肾的真脏脉,见这种脉病无望生还。

按:《内经》曰:“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丸,曰肾死”。由以上可知,五脏死脉,皆是反常的脉象,大致规律是:肺死脏脉是浮而虚,肝死脏脉是浮而弱,心死脏脉是浮而实,脾死脏脉是浮而大,肾死脏脉是浮而坚。因为五脏自病,脉不应浮,见浮是胃气、精气涣散的表现,故皆主死。

18.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部,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解析:三焦竭部,是指三焦虚竭,不能发挥各部功能。上焦虚而所以噫气者,以上焦受中焦气,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无精气以输上,胃失和降,故使噫作。下焦也禀气于中焦,若遗溺失便,虽虚在下焦,实以中焦气未和而不能制下也。不须治者,是说不须治下焦,待中焦和则自愈。

按:三焦虚竭,均应归之于中焦胃气不和,即三焦虚竭的调治重在治中焦胃。

19.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骛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解析:热在上焦者,肺受之,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胃受之,热实则大便坚;热在下焦者,膀胱受之,则尿血或使小便淋漓及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骛溏;有热者,便稠黏肠垢即痢疾也;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即脱肛下血也;有热者,必病痔。

20.问曰:病有积、有聚、有馨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可治。馨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馨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解析:病有积、有聚、有馨气,不可不辨。积者属脏病,无时不在而不移其处;聚者属腑病,发作时展转痛移,为可治者,是说聚病为可治,言外之意积病为难治也。馨同谷,谷气者胁下痛,按之气散则痛愈,不按气聚则复发。

诸积大法者,是说诊诸积大法也。积之所在气血难通,故脉来细而沉如附骨也,若此脉出于寸口,为积在胸中;微出寸口,为积在喉中;关上,为积在脐旁;上关上,为积在心下;微下关,为积在少腹;尺中,为积在气冲(气街);脉出于左手,则积在左,脉出于右手,则积在右;脉出于两手,则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者,是说如以其脉的部位,即可知积之所在也。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加味甘姜苓术汤治疗腰痛

中草药2021-04-01
加味甘姜苓术汤治疗腰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甘姜苓术汤的适合人群与

中草药2021-03-26
甘姜苓术汤的适合人群与禁忌副作用-什么人不适合

甘姜苓术汤的作用与功效

中草药2019-11-15
甘姜苓术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

甘姜苓术汤的合方思路与

中草药2019-08-09
甘姜苓术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金匮要略抵当汤证方证原

中草药2019-08-09
金匮要略抵当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