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白术、天麻各10克,党参、泽泻各2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制成150毫升煎剂2袋,每次1袋,每日2次温服。4周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养血,健运脾胃,平肝息风。
【方解】方中选用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即四君子汤补气健脾。脾为后天之本,健脾则气血化生有源。脑为髓海,髓属肾中精气所化生,“精血同源”,血虚则精亦虚,予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即四物汤补血生精。脾虚肝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加用甘平柔润的天麻入肝经,平息肝风,兼有祛痰作用,一举两得。因脾虚失运,聚湿生痰,《丹溪心法·头眩》中指出“无痰则不作眩”。《金匮要略》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加用泽泻利水渗湿,水湿除,则冒眩止,《中国医学大辞典》谓泽泻有使清气上升而除头目诸疾之效,且泽泻必须用20克以上,方可奏效,无不良反应。诸药合用,旨在补气养血、健运脾胃,兼能平肝息风,祛痰止眩,标本兼顾,经过临床观察,加味八珍汤治疗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病,疗效满意。
【医案】张某,女,62岁。2006年1月20日初诊。诉头晕反复发作1年余,血压波动在140~150/90~95毫米汞柱,未予重视及未服用任何药物治疗。近1个月来,头晕发作频繁,每因劳累则明显加重,伴神疲乏力。就诊时患者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查血压为150/90毫米汞柱。中医诊断:眩晕(气血亏虚型);西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病Ⅰ级(低危组)。治疗予口服加味八珍汤,每日1剂。服药1周后头晕明显减轻,4周后头晕消失,血压正常。
【按语】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病在老年患者中并不少见。多因年老体衰,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生化气血,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从而发生眩晕。治疗原则以补气养血,健运脾胃为主,药用加味八珍汤。
【方源】王巧凡.加味八珍汤治疗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病60例.陕西中医,2008,29(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