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当归饮子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_治疗的疾病有哪些

浏览: 发布时间:2019-07-17 16:15:49

【组成用量】

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防风、白蒺藜、荆芥各15g,何首乌、黄芪、甘草各9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中四物汤养血活血,养阴生津;荆芥、防风、白蒺藜祛风止痒;首乌补血生阴;黄芪补气固表。全方共奏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虚风燥所致的缠绵日久之各种皮肤病证。

本方具有抑菌、消炎、增强血液循环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皮肤瘙痒,干燥或红肿、丘疹等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皮炎、银屑病、荨麻疹、毛发红糠疹、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鱼鳞病、湿疹、干燥性皮肤病、斑秃等病证,而必须症见皮肤瘙痒,干燥红肿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荨麻疹(气血两虚,卫表不固型)治宜养血和营,补气固表。

以本方合玉屏风散(黄芪15g,白术10g,防风5g),去川芎、白芍,加党参、茯苓各15g为主治方。

若皮疹痒甚者,加白鲜皮、蝉衣。饮食不香者,加山楂、麦芽、鸡内金。2.湿疹(热郁化火,伤阴耗血,风盛血燥型)治宜祛风养血,清火养阴。以本方加减:当归、熟地、何首乌、生地、玄参、白蒺藜各10g,红花、僵蚕各6g为主治方。

若皮疹密切痒甚,加入乌梢蛇、白花蛇、地龙、蜈蚣。

3.非特异性外阴炎(阴虚血燥型)治宜滋阴润燥,养血祛风。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瘙痒难忍者,加蝉衣6g,以祛风止痒。潮热、颧红者,加地骨皮、玄参各15g,以滋阴退热。

4.外阴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型)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以本方去黄芪,加鸡血藤20g,丹参15g,川牛膝10g为主治方。

5.外阴湿疹(血虚生风型)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以本方去黄芪,加鸡血藤20g,川牛膝10g为主治方。

若脾虚者,加党参、白术各15g,以健脾益气。湿热者,加茯苓15g,白鲜皮、黄柏各10g.

6.肛门瘙痒症(血虚内热型)治宜养血润燥,熄风止痒。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午后低热者,加地骨皮12g,丹皮10g。睡少梦多者,加柏子仁、远志各10g.

7.毛发红糠疹(血虚风燥型)治宜养血润肤。

以本方加元参10g为主治方。

8.脂溢性皮炎(阴虚血燥型)治宜滋阴润燥。

以本方加龙胆草、胡黄连各8g为主治方。

9.乳头皲裂(风湿热毒蕴蒸型)治宜清热利湿,祛风润肤。

以本方去川芎,加金银花15g,萆薢10g为主治方。

10.眼睑湿疹(血虚生风型)治宜祛风养血润燥。

以本方去荆芥、黄芪,加玄参10g,蝉衣6g为主治方。

【随证加减】

1.为了增强本方疗效可适当选加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远志,或牡蛎、磁石等。

2.气虚者加党参、白术。

3.阴虚者加丹皮元参。

4.湿热甚加黄芩、土茯苓。

5.寒湿甚加吴茱萸、肉桂。

6.血瘀者加赤芍、丹参。

7.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去川芎、荆芥,加鸡血藤、茯苓、远志。

8.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加红花、白术、茯苓、夜交藤、红参。

9.鱼鳞病去白蒺藜、川芎、荆芥。加红花、玄参、太子参、苍术、龟板。10.毛发红糠疹加鸡血藤、菟丝子、丹参、苍术、白术、山药、白鲜皮。11.老年性瘙痒症加红花、钩藤、石决明。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班秀文闭经,湿部下焦,血

中草药2021-03-12
班秀文闭经,湿部下焦,血滞瘀积,养血活血,通络引降方的配方组成

班秀文痛经,瘀血停滞,胞

中草药2021-03-12
班秀文痛经,瘀血停滞,胞脉不利,养血活血,化瘀通络方的配方组成

养阴清托汤的作用功效、

中草药2019-09-01
养阴清托汤的作用功效、配方组成、方解与加减

益母芎归汤的作用功效、

中草药2019-08-08
益母芎归汤的作用功效、配方组成、方解与加减

徐志飞养阴生津汤治疗胃

中草药2019-08-08
徐志飞养阴生津汤治疗胃黏膜脱垂医案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