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子和《儒门事亲》
【汤头歌诀方歌】木香槟榔青陈皮 枳柏茱连棱术随
大黄黑丑兼香附 芒硝水丸量服之
一切实积能推荡 泻痢食疟用咸宜
【组成】木香、槟榔、青皮、陈皮、广茂烧、黄连各--两(各3g),黄柏、大黄各三两(各9g),香附子炒、牵牛各四两(各10g)。
【用法】上为细末,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汤送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3~6g,食后生姜汤或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主治】痢疾,食积。赤白痢疾,里急后重,或食积内停,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
【证治机制】本方治疗饮食积滞内停,蕴湿生热之证。积滞与湿热相交,则积滞更重,气阻尤甚,遂见脘腹胀满;湿热蕴蒸,肠胃传化失常,则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苔黄腻,脉沉实,皆为湿热积滞之象。积滞愈甚,气阻愈显,两者互为因果。治宜行气导滞,攻积泻热。
【方义分析】方中木香、槟榔行气导滞,消痞满胀痛,除里急后重之功甚佳,共为君药。臣以牵牛、大黄通便泻热,推荡积滞,引邪下行。佐以香附、莪术舒肝破气;青皮、陈皮理气宽中,共助木香、槟榔行气导滞;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而止泻痢。方中伍用诸多行气之品,配以泻下、清热、活血之品,共奏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之功。针对泻痢,又体现“通因通用”之法。
【临床运用】①本方主治湿热积滞之重证,应用时以下痢赤白,里急后重或便秘,苔黄腻,脉沉实为辨证要点。本方行气破滞之力较强,对虚人、孕妇忌用。②若食欲不振,可加神曲、山楂、莱菔子以消食和胃;若舌苔厚腻者,宜加苍术等以燥湿化浊。③常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胃肠炎等属于湿热积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