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蹄草科植物鹿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燥全草。其性甘、苦,温。归肝、肾经。功能为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常规用量9~15g。
【药理及作用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鹿衔草有强心、扩冠、降压、增加冠脉流量、抗心律失常、抗菌、抗孕等药理作用。目前除传统的用途之外,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腔隙性脑梗死、子宫肌瘤、前列腺增生、早泄、骨质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阴道炎、颈椎病、痛风、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炎、再生障碍性贫血、肺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等。鹿蹄草浸剂有增加心肌收缩力;抗心律不齐的作用;鹿蹄草的注射剂灌注能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作用;使之扩张;鹿衔草动物实验证明可抑制发情期,引起子宫与卵巢萎缩。鹿衔草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也均有抑制作用;鹿衔草水煎液还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熊果苷口服后在体内迅速水解产生氢酮,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在碱性尿中可游离出氢醌而有杀菌作用。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防范措施与禁忌】
1.掌握药物适应证。不适宜用于湿热阻络引起的风湿痹痛,对于阴虚火热者也不适宜使用。
2.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应注意观察症状体征,必要时停药并进行相关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