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女儿,她胆子很小,又不爱动,家里来了客人也不说话,躲进房间再也不出来;让她和同伴们一起玩,她也不愿意;问她什么事她也总是以点头或摇头来回答…真是伤透了脑筋,不知该如何改变孩子的内向性格?
从表面上看这是孩子的问题,实质上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要改善孩子内向的性格,关键还在于父母或成人的教养方式要适合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有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一、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这样可以让孩子进入一个儿童世界,让他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会学到原来不懂的新知识,并享受到和同伴在一起的乐趣。
二、为孩子选择一两个性格开朗、身体健康、年龄比他略小一点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相互帮助。
三、平时要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整洁、卫生、安全等顾虑较多,因而总是限制孩子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这样会束缚孩子的个性发展。应鼓励孩子去玩沙、玩泥巴,踩雨后的积水,爬石子堆、黄沙堆等,其实只需穿上合适的衣服,注意安全即可让他尽情地玩这样无拘地束的自由玩耍,会使孩子的性格开朗起来。
四、和孩子一起感受快乐。例如给孩子讲讲笑话和幽默故事,互相开开玩笑,参加孩子们的游戏,带孩子出去玩等等。
五、耐心对待孩子,不要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不敢大声说话等,家长也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作出太强烈的反应。
六、对孩子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使用如“小朋友欺负你没有?”“老师今天批评你了吗?”等一类的语言,避免使孩子在心理上总处于弱者或被动的地位。
七、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如下棋、弹琴、识字、计算、旅游等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成人能积极引导,他们就能健康地成长。
怎样面对孩子内向和不爱交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尤其是有些内向的孩子,无论什么事,都不愿与人交流。父母又该怎样面对内向的孩子呢?父母有效的做法就是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说出他的理由。
教子案例小宝因为从小在听力不好的奶奶身边长大,所以,小宝不爱说话,性格非常内向。上学以后,小宝不愿意主动和同学们玩,父母想了很多办法,小宝内向的性格怎么也不能改变。平时,什么事情总是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也很少问别人。
一天早上,小宝去学校发现自己的蒜苗试验盘被谁砸坏了,愤怒的小宝只好自己收拾了断苗和碎盘子,下午老师检查的时候,小宝只好说自己拿回家了。于是,老师让小宝第二天早上带到学校去,下午实验课上大家都要用。
回家后,不知道怎么办好的小宝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饭也不吃就躺下了。着急的爸爸去看小宝并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宝只是说,自己不想吃饭,明天也不想去学校了。最后,妈妈坐在床边抚摩着小宝的头说:“儿子,你能和妈妈说说你的理由吗?你不说出来原因,妈妈不知道是你身体不舒服,还是有别的事情,我们多着急啊。”在妈妈的劝说下,小宝说出了自己事情的缘由。妈妈给老师打电话说明了没有蒜苗盘的事情,老师说做实验只需要一棵就可以了,可以到别的同学那里掰一棵,让孩子自己培育蒜苗主要是想让学生自己动手而已。在妈妈的帮助下,问题解决了,小宝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专家解析
一件小事却成了小宝的烦恼,但是妈妈和小宝的沟通、妈妈和老师的沟通,使得这件事情很快得到了解决。内向的孩子大多比较心重,有事不愿与人交流。
对于内向的孩子,要经常与孩子交流谈心,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对孩子的举动表示出赞赏的态度;留意孩子在学习、爱好和情绪上的倾向和关注点,推动其自然发展。交往可以改善孩子的性格缺点,要多鼓励孩子与同学、伙伴相处,所以对于内向、孤僻的孩子要特别注意他的人际交往情况。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多交流,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沟通对每个人的生活都至关重要,看看秀才买柴的故事吧。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有效的沟通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沟通也是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经常需要遇到的基本问题。人与人之间要达成真正的沟通,并不是一件易事,用简单的语言、易懂的言辞来传达讯息,而且对于说话的对象、时机要有所掌握,有时过分的修饰反而达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
父母要与内向的孩子多沟通,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学习沟通的方法、善于和别人沟通,不断提高自己适应外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