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产后子宫脱垂的西医治疗
1.子宫托疗法
在阴道内放置子宫托,适用于1度、Ⅱ度子宫脱垂患者及阴道壁中度膨出者。常用的类型有喇叭花型、球型、环形子宫托。无论选择哪种子宫托,都要选择大小适中的佩戴,放入阴道内。将子宫上托,在腹压增加下不脱落,且又无不适感为宜。晨起放入,晚上洗净后晾干,次日晨起再用。
但是要注意的是,会阴部重度裂伤者,有生殖道急慢性炎症者,尿瘘、粪瘘者,重度子宫脱重无还纳者,疑癌恶变者,盆腔肿瘤或合并腹水使腹压增加者均不宜使用子宫托。月经期及妊娠3个月后应停用子宫托。
2.手术疗法
般来说,手术疗法可根治产后子宫脱垂。但手术会对再次阴道分娩的患者有一定影响,所以手术仅适用于严重病患及不再生育的妇女。
同时,心脏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肝硬化或肝功能损害、活动性肺结核、肺功能不全、糖尿病、严重贫血、慢性咳嗽及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全身性传染病等患者,都应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再施行手术治疗。
产后子宫脱垂如何防治?
产妇如发生子宫脱垂,就会感到下腹、外阴及阴道有向下坠胀感,并有腰酸背痛,若久立、活动量大时,这种感受更加明显,倘若病情继续加重,严重者将影响活动。如果于早期子宫脱垂或症状较轻者,可取平卧位或稍坐一会儿,即可使会阴部恢复常态;重症子宫脱垂则不易恢复,即使用手帮助回纳,起立后仍可向外脱出。如果子宫脱垂的同时,还伴有膀胱膨胀,往往会有尿频、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等;倘若子宫脱垂兼有直肠膨出,还可出现排便困难。
产妇造成子宫脱垂的原因:①急产,即产程从子宫正规阵缩到胎儿娩出少于3小时时,由于骨盆底组织和阴道肌肉没有经过渐进的扩张过程,而被突然的强大胎头压迫撕破,又未能及时修补,就会造成子宫脱垂。②滞产,也容易造成上述情况,形成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因程度不同,有轻、中、重之分(图17)。轻度子宫脱垂(I度),此类病人大多数没有什么感觉,有的可在长期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后感到腰酸下坠;中度子宫脱垂(Ⅱ度)部分子宫颈或子宫体脱出体外,在阴道外(图18);重度子宫脱垂(Ⅲ度),即整个子宫颈与子宫体全部暴露于阴道口外。
预防子宫脱垂:①不要生育过多、过密以免影响母体健康。
②产后如有组织破裂,必须及时修补。③产后24小时,应开始做俯卧体操,每天2~3次,每次15分钟,这样可使子宫位置尽快复原到正前倾位。④积极治疗易使腹压增加的慢性疾病如便秘、咳嗽等。⑤充分休息,产后生殖器恢复正常需42天,在此期间应充分休息,避免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如挑重担、肩背、手提重物及长时间下蹲等活动。⑥卧床休息时,不要总仰卧,要经常变换休息姿势。如果已发生子宫脱垂可采取以下方法治疗。
轻度子宫脱垂患者:着重体育疗法与用补气升提药。①体育疗法:缩肛运动,用盆底肌肉收缩法将肛门向上收缩,就如同排便完了收缩肛门那样,每天做数次,每次收缩10~20下。臀部抬高运动,平卧床上,两足踏起,紧贴臀部,两手臂平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用腰部力量将臀部抬高与放下,每天2次,每次20下左右,并逐步增多次数。下蹲运动,两手扶在桌上或床边,两足并拢,做下蹲与起立动作,每日1~2回,每回5~15次,但要注意,平时要防止空蹲,如需蹲下,最好放一个凳子。②补气升提药物可用补中益气汤,或针灸百会、关元、中极、三阴交、太冲等穴位,即可见效。
中、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应到医院妇产科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