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或别名】
阿米酮,非那酮,美散痛, Amidone, Dolophine,Phenadon.
【药物概述】
常用其盐酸盐。本品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药,主要作用于μ受体。本品起效慢,作用时间长,适用于慢性疼痛,镇痛效力与吗啡相当;对急性创伤痛常缓不济急,故少用。本品也能产生呼吸抑制、镇咳、降温、缩瞳的作用,但欣快作用不如吗啡;镇静作用较弱,但重复给药仍可引起明显的镇静作用。
本品的特点是口服有效,抑制吗啡成瘾者戒断症状时作用时间长,重复给药仍有效,耐药性及成瘾性发生较慢,戒断症状略轻,但脱瘾较难。
【作用与功效】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30min后即可在血液中测到,约4h内达血药浓度峰值。皮下注射10min后即可出现在血浆中,皮下或肌内注射后约1h脑组织中达最高浓度。治疗血药浓度为0.48~0.85mg/L,致死血药浓度为74mg/L。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7%~90%,主要分布在肝、肺、肾和脾脏,只有少部分进入脑组织。血浆消除半衰期为7.6h。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由尿排泄,少量以原形经胆汁排泄。尿液呈酸性时本品排泄增加。
【适应症】
1.适用于慢性疼痛,较少用于急性创伤痛。
2.用于各种阿片类药物的戒毒治疗,尤其适用于海洛因依赖;也用于吗啡、阿片、哌替啶、二氢埃托啡等的依赖。
【用法用量】
1.口服给药
(1)疼痛:常用量为每次5~10mg。每日1015mg,极量为每次10mg,每日20mg
(2)阿片类药物成瘾:剂量应根据戒断症状严重程度和患者身体状况及反应而定。开始剂量为15~20mg,可酌情加量本品每1mg可替代吗啡4mg、海洛因2mg或哌替啶20mg
2.肌内注射常用量为每次2.5~5mg,每日10~15mg。极量为每次10mg,每日20mg
3.皮下注射同肌内注射项。
4.儿童口服给药每日0.7mg/kg,分4~6次服。极量为每次10mg,每日20mg
附:国外用法用量参考
常规剂量:
鞘内注射:用于慢性癌症疼痛,每次2~5mg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轻度肾衰竭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大于50ml/min)应每6h给药1次,中度肾衰竭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10~50ml/min)应每8h给药1次,重度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0ml/min)应每8~12h给药1次。
老年人应减少用量。
儿童常规剂量:剧烈疼痛时每次0.2mg/kg。每6h1次。
【药物相互作用】
+氟伏沙明和氟康唑可增加本品的血药浓度。
+异烟肼、吩噻嗪类、尿液碱化剂可减少本品的排泄,合用时需酌情减量。
本品可增强齐多夫定的毒性。
+本品可增强甲己炔巴比妥的中枢抑制作用。
+本品与其他镇痛药、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等合用时,可加强这些药物的作用。
一本品与抗高血压药合用,可致血压下降过快,严重的可发生昏厥。
苯妥英和利福平可加快本品代谢,合用时本品用量应相应增加。
尿液酸化剂可加快本品排泄,合用时应注意调整用量。
磷苯妥英、艾法韦仑、奈韦拉平和利托那韦可降低本品的血药浓度,导致阿片戒断症状的产生。
赛庚啶、甲基麦角酰胺、利福布汀、卡马西平和氯化铵可降低本品的作用。
一本品可降低去羟肌苷的生物利用度。
与纳曲酮合用,因竞争性结合阿片受体,可引起急性阿片戒断症状。
一与利培酮合用,发生阿片戒断症状的危险性增加。
与美替拉酮合用,可出现麻醉药戒断样综合征。
与女性避孕药合用时,可导致困倦无力。
与颠茄合用,可发生严重便秘。
【禁忌证】
1.对本品过敏者。
2.呼吸功能不全者。
3.中毒性腹泻患者。
4.妊娠和分娩期间妇女。
5.婴幼儿。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可使脑脊液压升高。
2.能促使胆道括约肌收缩,使胆管系的内压上升。
3.可出现性功能减退,男性服用后精液少且可有乳腺增生。
4.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出汗、嗜睡、便秘等。
5.本品久用也能成瘾,快速和突然停药可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失眠、流涕、喷嚏、流泪、食欲缺乏、腹泻等。
附:国外不良反应参考
1.心血管系统有引起全身性水肿的报道。
2.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表现为惊厥、幻觉、耳鸣、震颤、不自主运动等;中枢性抑制过度时可见意识模糊、抑郁、迟钝等,小儿还可出现阵发性兴奋激动。
3.代谢或内分泌系统有引起男子乳腺发育的报道;还有出现性欲降低、体重增加伴耻骨隆突增大的报道。
4.呼吸系统可致呼吸抑制,并有导致肺水肿的报道。
5.肌肉骨骼系统有长期肌内注射本品引起肌纤维化和钙化的报道。
6.泌尿生殖系统可引起阳痿、早泄和(或)射精障碍,还可出现月经不调。
7.肝脏有出现肝毒性的报道。
8.皮肤可引起皮肤红斑、硬结、荨麻疹等。
【用药指导】
1.乙醇与本品合用,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使镇静作用加强。
2.本品是目前国际上二醋吗啡成瘾戒毒时的最常用药物,中国卫生部亦正式推荐为脱毒药。
3.国外除用于脱毒之外,还用于美沙酮维持做法,即当二醋吗啡成瘾者脱毒后又反复复发时,也采取本品维持。据国外资料报道,本品注射液与氯化铵、巴比妥类、氯噻嗪、肝素、碘化物、甲氧西林、呋喃妥因、新生霉素、碳酸氢钠、磺胺嘧啶、磺胺噻唑、氨茶碱等药存在配伍禁忌。
4.本品注射液仅供皮下或肌内注射,不作静脉注射,国外有鞘内注射的用法。三角肌注射血浆峰值高,作用出现快,因此可采用三角肌注射。由于本品能使组胺释放增加故忌作麻醉前和麻醉中用药。
5.口服液或注射液与碱性液、氧化剂、糖精钠以及苋菜红等接触,药液显混浊。
6.停用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呋喃唑酮、丙卡巴肼等)14~21日后,才可应用本品。
7.用药过量时可引起失明、下肢瘫痪、迷、右束传导阻滞及心动过速和(或)低血压。国外资料认为,初次单独给药50~100mg可引起生命危险。过量症状包括皮肤湿冷、意识混乱、惊厥、严重头晕、嗜睡、坐立不安、虚弱、瞳孔缩小、心跳减慢、呼吸减慢和呼吸困难等,甚至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8.过量的处理:①优先处理呼吸抑制和其他威胁生命的不良反应,在此基础上可洗胃或催吐,以便清除胃内药物。②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③静脉给予阿片拮抗药纳洛酮,如有必要,可间隔2~3min重复给药。④静脉输液和(或)给予血管加压药以纠正低血压,如有必要,可采用其他的支持措施。
【制剂与规格】
片剂:2.5mg;7.5mg;10mg口服液:10ml:
1mg;10ml:2mg;10ml:5mg.注射液:1ml:5mg;2ml:7.5mg
【贮藏】
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